首頁 > 新聞中心
新聞中心
【UHG醫療新聞】機器人手臂人工關節置換術 74歲婦術後2天可下床走
2019-03-12/產品報導
【UHG醫療新聞】機器人手臂人工關節置換術 74歲婦術後2天可下床走

平常痛到只能吃止痛藥,嚴重影響生活。」74歲葉姓老婦年輕時右膝關節曾受傷,加上工作需久站,磨損嚴重,關節開始疼痛,求助過各種治療方法都無效,去年更是疼痛難耐,嚴重影響睡眠品質。雙和醫院骨科部運動醫學科主任翁佩韋評估後,使用最新式「機器手臂輔助全膝人工膝關節置換術(MAKOplasty)」,葉婦手術後第2天已可下床行走,2至3周已不需助行器輔助,也不用再吃止痛藥。

膝關節炎手術治療部分,最廣為人知的是人工關節置換,可分為「傳統全膝關節置換手術」、「機器手臂輔助導航之部分膝關節置換手術」,差別在於是否留下健康的軟骨與韌帶。翁佩韋指出,傳統全膝關節置換術需切除大範圍的關節面,傷口大且復原慢,若以最新的互動式機器人手臂關節置換系統(MAKO RIO),結合人工智慧技術與3D立體定位導航系統,可保留未受損的十字韌帶及神經。

翁佩韋表示,機器手臂輔助全膝人工膝關節置換術,輸入病人電腦斷層資料,電腦就會輔助規劃最適合人工膝關節擺放位置,即時傳送病人3D骨骼影像及膝關節運動參數,同步調整確認人工膝關節施放位置及適當的膝關節壓力與張力,完全依照每位病人獨有的膝關節狀態進行手術,達到「客製化」膝關節置換手術。

且系統定位的參數決定後,能控制其磨除深度誤差值小於0.1公分,切除方向的角度偏差值小於1度,減少傳統手術中,運用眾多定位器械造成侵入性傷害及人為造成的誤差,精準手術能大大提升術後的膝關節行動舒適度及使用年限,此系統現已可廣泛應用於輔助半膝及全膝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。

翁佩韋表示,若膝關節退化程度較為嚴重,且保守治療效果不彰,需選擇手術治療時,務必與骨科醫師溝通,整體評估自身膝關節磨損程度與術後功能要求,選擇適合個人的處置方式。

連結來源說明: 聯合報 2019.03.12

 

推薦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