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新聞中心
新聞中心
【UHG醫療新聞】2019 年台灣見證新一波醫病革命,醫療機器人會是關鍵解方嗎
2019-05-07/企業社會責任
【UHG醫療新聞】2019 年台灣見證新一波醫病革命,醫療機器人會是關鍵解方嗎

2019 年在 AI、機器人等趨勢潮流影響下,醫療與前沿科技的結合成為國際投資與研發市場的熱門重點,目的就是為了找出傳統醫療如何能透過自動化、數據化的方式提升醫療精準度與效率,以符合日漸高漲的醫療需求。

醫療精準度的提升迫在眉睫,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來自於社會人口變遷,連帶影響到醫療資源的重新利用與分配。在目前少子化的影響之下,台灣開始面臨人口老化情況嚴重,依照國家發展委員會去年公布報告,台灣在 2018 年進入高齡社會,預計在 2026 年的老年人口佔比將超過 20%,同時人口高齡化速度比歐美、日本等地區更快,因此也連帶產生醫療資源可能面臨不足等問題。

而當前所面臨醫療資源不足之處,其中最大問題便是專業人力不足的情況,例如偏遠地區專業醫師、看護人員嚴重缺乏,一旦這些地區居民面臨重大疾病必須透過手術治療,或是需要長時間看護,多數僅能尋求鄰近市區醫療資源協助。

就連都市的醫療體系現階段也受到人口老化等現象影響,因此同樣面臨專業醫療人員不足,以及看護人力提供匱乏的情況,因此結合自動化、機器人、人工智慧在內新科技應用成為下一波醫療革命重點,藉此銜接醫療人力需求,同時增加整體醫療流程運作效率。

目前市面上常見醫療用機器人,許多是由友信醫療集團引進台灣,市佔率達九成,分別用於關節智慧手術、遠距醫療、手術輔助、精準持鏡,以及微創手術等醫療應用。不少機器人主要用於協助需要高度精準操作的手術項目。透過提高精準性,這類的醫療機器人宣稱可以讓手術入侵的幅度變小,換句話說等於是開創的傷口更為精準,並提升醫師開刀之效率。

另一種廣義的醫療用機器人,則是用於改善傳統醫療資源不足,透過聯網、即時通訊等方式提供專業醫師遠端問診,並且提供藥物處方,讓患者能就近透過藥房取藥,無需舟車勞頓地從偏遠地區前往都市尋求醫療資源協助。舉例來說,美國有款遠端親臨科技,不僅可以協助醫師病床巡視等工作,還可以外接五官鏡、皮膚鏡等專業醫療設備,因屬於第二類醫療系統,只要一旁有醫護人員協同,醫師可直接遠端更進一步視診,過程合法又安全。

除此之外,包含 IntelNVIDIAArm 等科技大廠也開始投入針對醫療項目的機器人研究,NVIDIAHTC VIVEIBM 等大廠都分別在提升病理辨別的精準度上做研究,像是斷層影像的識別功能、模擬手術的虛擬實境應用、人工智慧病情分析等,讓醫療機器人有更突破的發展。

在機器人應用之外,新一代醫療革命還包含整合人工智慧、數據分析等技術,同時也涵蓋將醫療使用數據格式統一,藉此加快不同醫院間轉診就醫時的運作效率,同時也能藉由更多以不具名形式存放資料用於巨量數據分析、學習,藉此讓整合人工智慧技術的醫療用機器人能有更精準判斷表現,例如可讓機器人進行更精準且穩定的手術操作,或是透過影像識別協助視診判斷病況,避免醫師在長時間診療過程因疲勞等因素產生誤判、異常。

即便借助醫療機器人等技術導入,讓醫療體系能因為諸多革命帶動諸如精準手術、降低外來病菌侵入風險等助益,但依然會面臨不少問題,例如醫院評估導入成本、實際效益表現,或是病患等人能否接受,以及是否造成影響醫師臨床判斷等情況。另外,藉由機器人、人工智慧等技術導入所產生醫療糾紛,例如手術上造成失誤、病況判斷錯誤的責任歸屬,同時也是不少人擔憂的部分,加上多數醫護需求還是希望以人互動為主,多少也讓此類技術應用面臨阻礙。

不過,從近年來的發展趨勢來看,大量運用機器人、人工智慧等技術改革傳統醫療模式,幾乎已經成為諸多醫療體系關注項目,尤其在醫療人力資源持續短缺情況下,藉由新技術應用彌補需求問題,藉此改善整體醫療品質才是更重要的方向。

尤其新技術持續邁進發展,加上即將普及的 5G 網路,將會推動更多聯網相關應用成長,包含人工智慧、物聯網、機器人,以及更多自動化應用都會有大幅成長動能,醫療體系也勢必將會面臨重大轉型與改變,因此未來提供病患問診等服務,或是協助居家照護的「人」,有可能會由機器人協助多項工作,或是透過醫療機器人手臂作為手術操作輔助,醫師則會站在需要更進一步診斷的立場提供深入的醫療服務,藉此讓醫療人力資源更有效率應用。

連結來源說明科技報橘 2019.05.07

推薦文章